返回

流放,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1章 商业大计,春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官员,也是会在意百姓的衣食住行的!

    原来士兵,也是温和有礼的!

    一条条长长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将整个南方连接在一起,也串起了百姓们的心,紧紧依偎着思南官府。

    要说如今七国最团结的地方在哪,就是北江思南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雨过后,一年一度的春忙到了。

    不管如何,农业,还是古代百姓最重要的一件事。

    思南本就幅员辽阔,造反后,江南闽南也纳入进来,需要播种的土地也就更多了。

    学堂放了三天假,士兵们也不训练,跟着去播种。

    谢菱顾危,还有一干公务员,官员,也跟着下地帮忙。其实对于公务员来说,春忙播种,简直就是放假!

    谁懂啊,他们真的要累死了!

    整理文件,登记公分数额,上传下达通知消息,还有培养新的小公务员……….

    其他两派叛军不是已经禁止百姓出城了吗?

    怎么还有这么多百姓呐!

    思南的好名声在北江越传越响。

    吃住不花钱,孩子免费上学堂,只要是读书人,不必科举,通过考试就能当官…….

    简直就是桃源梦乡。

    百姓们恨不得长着翅膀飞来思南一探究竟。

    对叛军自然越来越不满。

    可不满又怎么样?

    还不是得屈服于他们淫威之下。

    但无论哪个时候,都有顶风作案的人。

    叛军中自然也一样。

    不少胆大的百姓,拖家带口,爬山走小路越险滩。

    悄摸摸的,还是来到了思南。

    思南城门口,每天大约都有近百个叛军中潜逃出来的百姓。

    ……..

    不说公务员,对于官员来说,春种就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跟郊游玩耍一样。

    北江残留下来的官员,全都是江山社稷的肱骨栋梁之才。

    他们以往的人生,都埋头在朝政上书本中,忙得不行,哪里有机会下地干活?

    今日春光明媚得耀眼,天空十分通透,蓝得清清楚楚,一丝杂质也没有。

    春风吹过,田埂边的杨柳款款摆动,偶有几只燕子低飞,为碧绿的田间增加一抹别样的色彩。

    燕子们舒展着剪刀一样的尾巴,用黑黝黝的眼睛,打量着田间这群笨拙的人。

    方方正正的田野一望无际,水渠弯弯曲曲流动,宛若银色绸缎。

    官员们挽着裤脚,扎着头发。

    有的拿着锄头锄草,有的正在撒种,还有的蹲在路边,学着农户通水渠。

    全都有一个共同点———动作笨拙。

    这块田和隔壁百姓的田挨在一起。

    百姓们已经播种完准备下一块了,官员们还没种到一半。

    百姓们看不下去,想过来帮忙,又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只默默装作看不见。

    最上方的梯田里,谢菱拿着镰刀,正在田坎边除草。

    春天才过去,田坎上就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杂草。

    经过半个小时的修建,谢菱眼前的这块田坎已经露出一半黄色的泥巴,只剩一半。

    割着割着,谢菱眼睛一亮,将镰刀收在背篓中,拿出了小锄头,往田坎中一挖,接着顺着藤蔓轻轻扯动。

    一条完整的折耳根被她扯了下来!

    春天凉拌折耳根真的很清爽。

    去年冬天,秋月她们还熏了腊肉,等下折耳根炒腊肉,一定很香!

    春天劳作,还有什么比挖到好吃的野菜更令人开心的呢?

    谢菱顺手将折耳根放进背篓。

    不远处,顾危正在翻土。

    喜欢流放,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搬空库房悠哉逃荒


第361章 商业大计,春种(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